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以规范越级进京访秩序专项整治、集中治理重复信访专项活动、城乡建设领域
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探索建立信访矛盾排查、研判、预防、疏导、化解、 稳控 “六项机制”,强化信访矛盾源头预防和治理,依法及时把大量信访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一是建立信访矛盾排查机制。借鉴和创新“枫桥经验”,主动把信访工作融入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中,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对信访矛盾每周进行滚动排查,强化源头预警,做到重点人员不漏管、重点活跃群体不漏报,预警信息准确有效。通过排查摸底,强化基层源头防范,充分发挥基层化解信访矛盾作用,防止信访矛盾上行。
二是建立信访矛盾研判机制。实行战时研判和日常研判、综合研判和专题研判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和警信联动,依托公安局和区域治理指挥中心,对预警性、苗头性信息,开展综合分析研判,对突发性重大矛盾和涉稳事件,实时研判、形成措施、迅速交办,防止矛盾升级。
三是建立信访矛盾预防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避免因决策失误或决策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区委、区政府明确规定,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出台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通过公示、听证、对话、协商,广纳群众意见建议,充分听取司法、信访等部门的意见,科学制定化解处置预案,防止因决策失当引发信访矛盾。
四是建立信访矛盾疏导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疏导等方法,大力引入律师、心理咨询师、人民调解员等参与化解工作,深入开展老舅妈、“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等第三方机构参与信访工作,完善“访调对接”机制,深化信访矛盾“阳光评议”活动,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化解信访矛盾,向访调对接等多种手段参与化解信访矛盾转变,提升政府公信力,推动矛盾纠纷早日疏导。
五是建立信访矛盾化解机制。坚持把化解矛盾,尤其是处理信访突出问题作为根本。完善区领导接访包案工作,重点推动区领导包案信访事项化解,确保每个工作日有区领导接访,及时解决重大、疑难和突出信访问题。深化区镇党政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通过开门接访、基层下访、群众约访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强化初信初访办理,持续推进信访局党组成员每天到接访大厅轮流接访制度,对初访问题分流交办、跟踪督办。通过日交办、周督查、月通报等举措,全力推进初信初访化解工作,从源头减少重复访、越级访。
六是建立信访矛盾稳控机制。进一步落实源头治理,对上级交办重点人员,严格落实包案领导、化解专班、吸附稳定责任人,真正做到合理诉求全部化解、思想疏导穷尽手段、吸附稳定措施有力。深化对赴京去省等越级上访、集体访、重复访行为的重点整治,加强对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取证力度,对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通过依法打击,震慑、教育一批缠访闹访信访人,让信访人回归理性,放弃无理诉求,促进信访问题源头化解。
(来源:海门区信访局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