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忠同志自2014年转业至南通市信访局工作以来,无论是从事来访接待、复查复核,还是驻宁应急保障,始终心系群众,求真务实,恪尽职守,获得领导同事认可和群众好评。4次获评优秀公务员,1次荣立三等功,1次获评市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坚守初心,满腔热忱化解民忧
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惟其坚持,才能成就事业。他始终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职责,坚守信访为民初心,用真情换真心,用实干赢民心。近年来,他先后推动化解20余起重点领域久拖不决的“骨头案”“钉子案”。
南通市崇川区朱某某80年代初做过一段“贴烧饼”工作,后下海自行缴纳社保12年,办理退休手续时发现,因原单位经过几轮改制,导致其当年个人档案无从查找,不能正常享受退休待遇。在多次往返相关部门、市档案馆无果后,到南通市信访局寻求帮助。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姚忠立即梳理分析已有资料,在咨询人社部门得到政策支持后,请教参与当年改制的老同志后,召集人社、国资委、产控集团和责任主体饮服公司进行联合会办,商定解决办法。经信访、人社和责任主体的不懈努力,在长达6个多月时间里查找了当事人当年的所有档案,走访了与其曾经共事过的同事、邻居,联系属地派出所、居委会开具相应的证明。同年9月25日,朱某某领到了退休证。
忠诚使命,不惧繁难勤勉有为
20多年的军旅生涯锻造了他勇挑重担、勇往直前的作风。他总是说,做好信访工作不但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也要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针对市级机关和基层信访工作人员更换频繁的问题,他主动赴10多家市级机关和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跟踪指导300余件信访事项办理。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全市的按期复查、复核标准率均为100%,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
姚忠始终坚信群众相信你才会来访。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在办理信访事项过程中,从不说事情不好办,只说应该怎么办。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蔡某某要求享受失地农民保障待遇问题,2018年以来先后跑了多家部门无果后,向南通市人民政府申请复核。在审核材料时发现,开发区仅以信访人征地时户口性质否定其诉求,依据不够充分。只要群众诉求有合理成分,就尽一切努力维护其合法权益。在做好信访群众解疑释惑和思想疏导工作的同时,姚忠主动与申请人原户口迁出所在地通州区相关部门对接,调查核实原始证据,还原事实真相。经过多方取证确认后,又召集两个区相关部门进行联合会办,商定解决办法。通过5个多月的不懈努力,蔡某某在当年底享受到了失地农民保障待遇。
勇于担当,拓宽思路创新机制
“担当就是责任,是检验每一名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姚忠时刻牢记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始终做到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022年7月参加驻宁工作以来,主动创新群众赴省访问题市、县处置化解对接工作机制,主动加强工作协调,坚持对每件赴省访事项交办督办、推动化解,形成工作闭环,确保了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2022年9月26日,贵州籍信访人邓某某赴省反映,其丈夫吴某某9月19日在通州一公司上班时突发疾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要求政府责成相关单位立即赔偿120万元,并扬言如得不到妥善处理将赴京上访。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绝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拖延,姚忠立即梳理现有资料,分析信访人心理,预测事态走向,明确责任单位,压实主体责任。属地街道立即组织政社局、派出所、经发局等单位成立专案工作组进行调解,经过多轮次的协商,达成协议,有效将矛盾化解在初发。2022年以来,先后推动化解52起赴省访信访事项。
依法履职,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信访工作承载着群众的呼声和意愿,连接着千家万户,面对纷繁复杂的群众诉求,姚忠同志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孺子牛的服务精神、老黄牛的奉献精神、拓荒牛的创新精神,在服务民生、维护民利和帮民解困中践行服务宗旨,在坚持与守望之间诠释着责任与奉献,用信访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姚忠同志始终坚持依法治访,并将信访法治宣传与教育疏导群众融入本职工作。积极推动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落地落实,对应该通过诉讼、仲裁、复议及其他法定途径处理的信访诉求事项,坚持立场,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定途径反映、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018年以来,5次组织市级机关部门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培训,有效提升市级机关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的能力水平。在其推动下,58件群众信访诉求事项,成功地回归到法治轨道解决。10余次组织开展《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和社保政策法规宣传“六进”活动,传播信访好声音,凝聚社会正能量,使广大干群在喜闻乐见中产生政治认同、思想同振、情感共鸣和行动自觉,努力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